推动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3-07 【字号:      

近年来,涟源市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文化塑魂、文化润检、文化育检、文化强检,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为新时代检察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在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的基础上,2013年以来又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省政法系统文化艺术之星”“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读书风气最盛检察院”等省级以上荣誉10多项,被高检院记集体一等功一次,荣登“全国政法英模榜”。

 image.png

2018年11月5日,省院游劝荣检察长亲笔给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胡志泽致信,对该院学习型机关建设和文化建设给予鼓励;2019年1月2日,游检再次批示,对该院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给予鞭策。娄底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娄底市检察院和涟源市“四大家”领导也相继批示推介。 

坚持文化塑魂,锤炼涟源检察的人文精神

1.以新思想占领检察干警的精神高地

推动检察文化建设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度融合。并通过开展宪法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爱国主义教育、典型宣讲、主题征文、主题党日等活动,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干警内心深处,转化为忠诚品质、政治担当和法治素养。深入开展“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调研实践活动,以检察文化重塑检察自信,涵养检察干警内心笃定的法治信仰。

2.以涟检院训凝聚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

集中全院干警的智慧,提炼出“崇学厚德、精细管理、敢于担当、卓励实干”的十六字院训,作为全体干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设置检察干警格言墙,征集60余条格言滚动播放,以此涵养人文精神、培育职业道德。

3.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先后出台《检察人员行为规范》《检察干警八小时内外行为准则》等制度,将规范细化到干警的每个执法细节、行为和仪表等方面。制定“岗位目标考评办法”,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形成了“每个部门有目标,每个干警有责任”的干事氛围,培养命运共同体精神,让干事创业的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文化润检,筑牢检察文化阵地

建设书香型庭院

倡导“学习是最大的福利”,把检察文化建设与项目修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创造性建设检察文化园,在园内围墙刻录中外法律格言、名人名家诗词和涟源本土历史文化,让每面墙壁都能开口说话,让干警在驻足抬头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办公室和楼道走廊悬挂名言警句,在润物无声中达到“劝学”“促学”目的。为了满足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年采购一定数量的图书充实到阅览室,累计已购图书近万册。 

❂ 建设学习型机关

以党支部“五化”建设为契机,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习所”等学习阵地。将书吧、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多功能厅等学习设施与办公办案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使基础设施与文化元素深度交融,打造“工作有心情、怡情有去处、学习有氛围”的书香检察。开展“热爱读书检察官”评选活动,引导督促干警加强学习,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十佳热爱读书检察官”提名奖。2018年6月,编辑出版检察干警调研文集《与检察同行》一书,时任省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游劝荣亲致公开信、给予高度评价,省院办公室专门发文推介。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学习型干部培养的工作得到了娄底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市检察院和涟源市“四大家”领导的批示肯定,中央、省、市30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 

❂ 建设“保姆型”环境

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在推进基础设施、院容院貌建设中,注重文化阵地基础设施的整体配套,在院内设置荣誉室、院史陈列室,建设健身房、篮球场、乒羽馆等文化阵地,为干警营造有饭吃、有房住、有球打、有师傅传帮带、有地方释放压力的“五个有”保姆型环境。

坚持文化育检,助推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一是建立青年干警导师实训制度。立足内部挖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二帮一”导师实训制度,实行业务骨干与青年干警结对的定向传帮带,打造培育青年干警的“加速器”。目前,已有两批30名导师、24名学徒开展结对实训,先后有9名青年干警被提拔为部门正副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检察人才梯队。

二是开辟“检察大讲堂”学习平台。运用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组织执法考试、庭审观摩、岗位轮换、案件讲评等形式,提高干警素能。以培养检察干警业务知识、坚定党性觉悟和法治意识为重点,邀请专家学者和有特长的业务骨干授课,推动形成“善学、乐学、勤学”的氛围。

   三是搭建“检察沙龙”交流平台。立足于培养提笔能写、开口能讲、交案能办的复合型检察人才,通过演讲、辩论、征文等形式锻炼青年干警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组织开展“文史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剖析”“检察改革:怎么看怎么办”“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等主题交流会,在满院书香中涵养青年干警成长。

   四是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检察官乐队和“检察之花”女子健美舞队,成立朗诵、演讲、摄影兴趣小组,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棋类、歌咏、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到“年年有项目、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重大节日有安排”,真正把干警组织起来,让干警活动起来、活跃起来。

 坚持文化强检,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是以文化建设推动争先创优

   持续开展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活动,推动各项检察工作争先创优,2013年以来,办案质量逐年提升,无干警违法违纪记录。多项业务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明接待室”;成功办理颜某等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在涟水河河域督促开展“增殖放流”行动,得到新闻媒体广泛推介和社会公众点赞;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由公安部和高检院挂牌督办的“7.11”电信诈骗案126名被告人全部提起公诉并获得有罪判决。

是以文化建设推动司法改革

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特色办案组织,28名员额检察官中有20名安排在刑检业务线、3名在民行业务线;精确界定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职责,细化岗位工作流程。大力推行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制度,把办案质量和数量作为班子成员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在领导班子分工调整中,明确入额院领导办理案件的数量和比例。率先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和职务犯罪检察部,推行捕诉合一办案机制,提高办案质效。

是以文化建设涵养斗争本领

   立足岗位练兵和工作实践,常态化开展业务竞赛并积极参加上级业务技能比拼,不断强化干警业务素能,加快培养既有“绣花功夫”又有“法治情怀”的法律工匠。六年来,共有11人在全省检察系统业务技能中获得优异成绩,38人次被记功。先后涌现了“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侦查监督业务办案能手”“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全省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办案能手”“全省十佳热爱读书检察官”“娄底市杰出青年卫士”“娄底市优秀公诉人”“最美湘女”等先进典型。